水利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党日活动

为了促进广大党员同志学法、懂法,了解民法典。6月1日下午,水利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的主题党日活动。大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民法典知识分享,党员代表分享自己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民法典对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做出了阐述。第二阶段: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民法典的性质和作用。

每个代表通过学习资料,认真了解民法典知识,向大家热心分享自己对民法典的认识。常靖蓉认为,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法典,它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

对于民法典,张萍同志则有不一样的理解,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每位代表认真表述自己对民法典的认识,积极分享所了解到的民法典对生活的影响和民法典的产生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台下的每位党员都认真聆听,积极进行记录。

许雪杰同志带领我们以视频的方式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民法典的立法经过: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直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复杂,这部包罗万象的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每一条法律法规都凝聚着社会生活规则的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文/李瑞育 摄/刘欣萍)